宅家自煮時,什麼菜色是最吃不膩,隔餐仍然很好吃的?
我覺得咖哩飯應該最佳解答。
我總喜歡一次煮一大鍋,分裝成小包冷凍起來,留著之後慢慢吃,因為咖哩飯冷凍之後再解凍也不會太走味。
當然,用市售咖哩塊煮咖哩是最省事也最不會出錯的方式,不過我天生愛亂搞,因為市售咖哩塊的口味太單一,而且以日系偏甜的風味為主,所以我喜歡在爆香蔬菜後加入印度咖哩粉一起去炒香,在燉煮的時候,咖哩粉的香氣會先浸潤食材,最後燉爛了再丟咖哩塊,這樣做出來的咖哩,絕對好吃到超乎你的想像。
至於白飯,也是美味咖哩飯的靈魂,大推「少女之心の米」,這款來自屏東的米讓我一試驚艷!剛打開鍋蓋時就被香到受不了了,再看看那飽滿而晶瑩的米粒,就知道絕非凡品!
跟帶著微辣的香煎牛肋條咖哩,極搭!
煮好的咖哩一定要經過一夜的熟成,才能讓香料的風味與食材完全融為一體,剛煮好的咖哩絕對不會有放了一夜熟成的咖哩來得美味喔 !
咖哩三寶:洋蔥、紅蘿蔔、馬鈴薯,分別切成適當大小的塊狀。
馬鈴薯和紅蘿蔔我喜歡切成偏大塊的滾刀狀,才能在煮完之後仍能保持原塊的口感。
牛肋條略為洗去表面血水後用廚房紙巾擦乾,放入鍋中以中大火香煎,鍋底只需一點點油。煎到表現呈現梅納反應的焦黃色,此時已經香氣四溢,挾起備用。
鍋子不用洗,再加一些油下去,炒香洋蔥後放入紅蘿蔔、馬鈴薯一起炒。
洋蔥炒至變透明之後,加入二大匙的印度咖哩飯炒出香氣香咖哩的金黃色。
待所有蔬菜都被咖哩粉均勻包覆之後,放入香煎好的整條牛肋條。這樣做的用意是為了保存牛肋條的獨特嚼感,若是切小塊再去燉煮,到最後牛肉吃起來會比較乾柴。
此時加入沒過所有食材的滾水,記得一定要加滾水,這樣才能讓鍋裡的油脂和水進行完美的乳化作用,會讓湯頭呈現自然的濃稠感。
待牛肋條可以用筷子尖輕易刺穿時,放入咖哩塊,因為我之前加了印度咖哩粉,所以這裡加入的日式咖哩(我個人偏好使用S&B的中辣咖哩塊)我只放了半盒,這樣味道就很足夠。若湯汁太過黏稠,可以再適時加一點熱水進去。
最後咖哩塊完全融化之後,再用廚房剪刀把牛肋條剪成一口大小的塊狀,關火靜置到隔夜。
經過熟成的咖哩,與少女之心的白米真是超搭的,搭配一顆半熟蛋自然是絕配,不過我懶得煎蛋了,用溏心蛋代替,也很好吃喔!!